國小時我很榮幸獲得多次模範生的殊榮,第一次獲獎是一年級,那時還不懂這是什麼,後來慢慢了解,原來是品學兼優的同學才有機會被選上,通常都是班上成績前幾名在輪流。一方面謝謝班上同學的肯定,投票給我,一方面覺得我應該要符合大家對模範生的期待。
雖然從小我爸就教我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我們也克盡職責、認真向學、待人接物應對進退得宜,我也一直覺得這樣沒什麼大問題,直到我當媽媽之後,我發現我好像錯了!我不想一直順應社會和親友的期待,活成不是我的樣子!
當模範生不代表就要照別人的期待而活!也不該為了符合所謂的社會期待而犧牲自己的人生
原來我想要的人生,不是大家設定的那樣。不是別人要求我該這樣我就得照做,我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我勇於表達自己的思路,但換來的是一堆打壓,慢慢地我發現不能再被動下去,得主動出擊了。
我開始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要求,也不再怕讓別人失望,即便是我的父母、親戚、朋友、同事,我都一一突破了。我不再委屈自己、犧牲自己去順應他人的希望,我學著把自己的感受置頂,把自己的選項放在優先的位置。
當他人的要求跟自己有所牴觸時,不好意思,我必須拒絕,建立界線並且保護自己的人生。溫柔設下界線是在告訴他人,如何與自己相處最舒服
而當我知道我的孩子也獲選模範生的時候,我也有了一點警覺,希望他可以活出自己,別被模範生的框架限制自己的可能性。
模範生的自白
不要當個沒主見的乖乖牌,凡事順從的話,人家只會認為你做的都是應該的,也不會尊重妳。
不勇於說出自己的意見、爭取自己的權力,也很容易被忽略。
別讓人予取予求,要會爭取自己想要的一切。懂得說「不」的人,反而更有魅力。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