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吵的孩子有糖吃,不論是在家裡還是職場都是,乖孩子總是懂事的讓人心疼,卻得不到什麼好處。不被偏愛就算了,父母還要你懂事、讓讓,好康的都不會先想到你。
最近看劇很說到心坎裡,陸劇《沉香如屑》的女主角說:「當君子也太吃悶虧了,被揶揄、欺負了也只能委屈地吞下,表面苦笑,可是當小人就不用活得這麼鱉屈,咱可以反擊回去的嘛~ 而且當小人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過得爽,挺對得起自己的,有時候耍無賴也沒差。」
[quads id=1]
聽完這段話我超級認同,我也超喜歡這樣的,在生活中也越來越喜歡耍點小壞,不必事事滿足別人,因為壞壞惹人愛,對於當個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甘之如飴,而且這種爽感是會上癮的!真的,我沒騙你,當你嘗過甜頭之後,你就會覺得生活過得越來越愜意,煩人的人事物遠離你,不想再當回那個傻傻乖乖的孩子。
延伸閱讀:拿回人生主控權,從拒當好好先生/小姐開始、30歲之後不想再委屈自己,必須斷捨離一些人事物
會吵的孩子有糖吃,職場上更是懂得拒絕、推託的人輕鬆。
你看那些老鳥都很會推工作,能閃的閃、能推的就推,反正就是不想淌那攤混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這樣的心態會讓自己停止成長。
我曾在一家公司當新人,有問題要發問相關單位的時候,竟然連續兩個單位都叫我去問別單位,到後來我跑遍了兩三個部門,我去問A,A叫我問B,我來問B,B叫我問C,我去問C,C又叫我去問A,這些人實在是糟糕阿。
長大了,懂得替自己多著想,別滿足了別人,委屈了自己,該拒絕就拒絕。
延伸閱讀:忠於自己的感受,三秒判斷要不要,練習快速下決定
好人只要做了稍微偏離正道的小惡,或是稍微替自己想一點,就是人家口中說的自私,就很容易被放大檢視,質疑。而且許多戲劇中,好人總是很快就領便當,很快就GG了,但你看那些作惡多端的人,整部片根本就是他們的爽劇,只有最後幾集才就地正法、受到報應ㄟ。
延伸閱讀:如何面對家人的貼標籤&情緒勒索?
別總是讓自己吃虧,吃苦不等於吃補,這只是那些人拿來情緒勒索你的口號,用來箝制你心中的惡,久久無法釋放自己,最後還是妥協了。
所以我也看清了人生,從吃虧中頓悟出許多歪七扭八的真理。或許大家會認為這樣的想法、理念政治不正確,但只要自己好過點,管他人怎麼想去呢?為什麼我們總是在意別人的想法,勝過自己的? 對吧。
延伸閱讀:如果好相處的代價是被欺負,我寧可當個歹逗陣的人、
陸劇《延禧攻略》別讓自己好欺負,掌握生存法則,教孩子自保!職場也是
[quads 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