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教會我的事】會吵的孩子有糖吃,乖孩子總是懂事的讓人心疼,卻得不到什麼好處

會吵的孩子有糖吃,不論是在家裡還是職場都是,乖孩子總是懂事的讓人心疼,卻得不到什麼好處。不被偏愛就算了,父母還要你懂事、讓讓,好康的都不會先想到你。

最近看劇很說到心坎裡,陸劇《沉香如屑》的女主角說:「當君子也太吃悶虧了,被揶揄、欺負了也只能委屈地吞下,表面苦笑,可是當小人就不用活得這麼鱉屈,咱可以反擊回去的嘛~ 而且當小人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過得爽,挺對得起自己的,有時候耍無賴也沒差。」

[quads id=1]

聽完這段話我超級認同,我也超喜歡這樣的,在生活中也越來越喜歡耍點小壞,不必事事滿足別人,因為壞壞惹人愛,對於當個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甘之如飴,而且這種爽感是會上癮的!真的,我沒騙你,當你嘗過甜頭之後,你就會覺得生活過得越來越愜意,煩人的人事物遠離你,不想再當回那個傻傻乖乖的孩子。

延伸閱讀:拿回人生主控權,從拒當好好先生/小姐開始30歲之後不想再委屈自己,必須斷捨離一些人事物

會吵的孩子有糖吃,職場上更是懂得拒絕、推託的人輕鬆。

你看那些老鳥都很會推工作,能閃的閃、能推的就推,反正就是不想淌那攤混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這樣的心態會讓自己停止成長。

我曾在一家公司當新人,有問題要發問相關單位的時候,竟然連續兩個單位都叫我去問別單位,到後來我跑遍了兩三個部門,我去問A,A叫我問B,我來問B,B叫我問C,我去問C,C又叫我去問A,這些人實在是糟糕阿。

長大了,懂得替自己多著想,別滿足了別人,委屈了自己,該拒絕就拒絕。
延伸閱讀:忠於自己的感受,三秒判斷要不要,練習快速下決定

好人只要做了稍微偏離正道的小惡,或是稍微替自己想一點,就是人家口中說的自私,就很容易被放大檢視,質疑。而且許多戲劇中,好人總是很快就領便當,很快就GG了,但你看那些作惡多端的人,整部片根本就是他們的爽劇,只有最後幾集才就地正法、受到報應ㄟ。

延伸閱讀:如何面對家人的貼標籤&情緒勒索?

別總是讓自己吃虧,吃苦不等於吃補,這只是那些人拿來情緒勒索你的口號,用來箝制你心中的惡,久久無法釋放自己,最後還是妥協了。

所以我也看清了人生,從吃虧中頓悟出許多歪七扭八的真理。或許大家會認為這樣的想法、理念政治不正確,但只要自己好過點,管他人怎麼想去呢?為什麼我們總是在意別人的想法,勝過自己的? 對吧。

延伸閱讀:如果好相處的代價是被欺負,我寧可當個歹逗陣的人
陸劇《延禧攻略》別讓自己好欺負,掌握生存法則,教孩子自保!職場也是

[quads id=1]

有實力的人都在靜靜看你裝逼,看破不說破而已
我發現我不會因為別人開名車或是背名牌包就對這個人投以不一樣的眼光。怎麼說呢?很多人充其量就只是在別人面前裝逼,內在沒多少值得拿出來的。真正讓我欣賞的是一個人的人品、有沒有內涵?言之有物,但不是八卦評論別人那種。
【模範生的自白】傾聽內心的聲音,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吧!
國小時我很榮幸獲得多次模範生的殊榮,第一次獲獎是一年級,那時還不懂這是什麼,後來慢慢了解,原來是品學兼優的同學才有機會被選上,通常都是班上成績前幾名在輪流。一方面謝謝班上同學的肯定,投票給我,一方面覺得我應該要符合大家對模範生的期待。
【自媒體經營】有些話,我選擇蓋牌:沉澱後的回歸,才更有力
有些話,我選擇蓋牌:沉澱後的回歸,才更有力
【青春教會我的事】過得好,更要低調,是一種成熟的智慧
——避開小人的嫉妒,是一種成熟的智慧。
【青春教會我的事】真心換絕情,讓人一夜長大
真心換絕情,讓人一夜長大。
【青春教會我的事】有些人,聊多了就會後悔
其實我以前是個很有分享欲的人。喜歡記錄、喜歡交流,也相信「真誠換真心」。
【人際斷捨離】朋友的隱私,不是你認識別人八卦的談資!
一個人在說別人的故事時,其實正在寫下你對她的信任邊界。不是每段交情都禁得起一次背後的轉述
習慣性怪罪他人,代表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自省力
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在家庭、職場還是任何團體裡,總有些人出事了習慣性怪罪別人,不僅如此還非常的雙標,永遠不會反省自己,這代表什麼呢?這種人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自省力。
我周遭的朋友沒有人當部落客,只有我,是因為我不從眾並堅持自己的理想
我周遭的朋友沒有人當部落客,只有我,是因為我不從眾並堅持自己的理想
【人際關係排毒】就算不能與大家和睦相處,也沒關係,不用感到有負擔
在圖書館閒逛的時候,這本書名《就算不能與大家和睦相處,也沒關係》一眼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就像一見鍾情的人一樣,我馬上伸手拾起這本書。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