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常聽大人說:「女孩子一定要學煮飯,將來嫁人才能煮給你老公、小孩吃。」小時候也沒有質疑過就這樣將這個觀念全盤接收。但自從結婚生子之後,加上我自己也有女兒,我開始質疑這件事。
為什麼女人就一定要學會煮飯?學煮飯只是為了嫁人當廚娘?只差沒回嘴:「阿如果不嫁就不用學啦!哈哈」而且,為什麼都沒有人這樣要求男人一定要會煮飯?太不公平了吧!現在男女都在上班又不是以前的社會了。
我不認為那是一個好的說動學習的原因,我希望告訴我女兒的版本是:
「女兒,媽媽希望你學煮飯是為了讓你將來離家生活得靠自己時,不至於餓肚子或總是外食。學會煮幾道簡單的家常菜餵飽自己,也溫暖自己的胃。當你有自理能力、可以完全照顧自己之後,你才有能力去照顧你愛的人。」
如果小時候有人這樣告訴我,我會更願意主動學習,而不是因為是家中排行老大,必須煮給弟弟、妹妹吃而已,是一項任務。
我們都不得不承認,這個社會對女性的期待有一拖拉庫那麼多,挑選伴侶會煮飯當然是一項非常加分的事,也是多數男人尋找適合當老婆的人選的條件之一。但現在不會煮的人其實很多,我其實很想說 It’s not a must, okay?
婚後也不要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為優先,忘記照顧自己的需求,甚至還會被當作煮飯是妳應該做的事、理所當然還不珍惜。女人請妳累了就休息,偶爾吃吃外食又何妨?上餐廳吃吃不同美食也是開心的事呀!
當我們希望別人去做一件事之前,溝通動機和原因很重要,可以讓我們接受為什麼要做、出自自身意願的去做、去學習才是長久之計。就像學英文,你先有興趣、有學習的動機和熱忱,才會持續努力學習,否則很容易就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