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結婚後的女人變得很現實?婚前的她不是這樣的。咳嗯,在你說這句話之前請摸著自己的良心阿~ 她持家容易嗎?
你們去觀察一下,結婚後有小孩的女人,是不是大部分都變得很實際?因為生活太踏實了,每個月家庭可支配的預算是固定的,扣除必須開銷、小孩教育費、保母費、幼稚園月費、保險費等,甚至還有孝親費,多數家庭所剩無幾,可以剩下一點點拿來存款算是很幸運了。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蠟筆小新》的媽媽,每個月記帳都在哀號,這個月又超支了,因為多數管理家庭開銷的是女性、媽媽。當然也有些家庭是各自管理收入的。
再看看《我們這一家》的花媽、《櫻桃小丸子》的媽媽,他們剛好都是家庭主婦,每天採買三餐食材,對於民生用品的價格敏銳度是很高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媽媽喜歡在特價的時候大採買,多利用有優惠活動的時候購入,如此攤提下來多少可以省下一點錢。
都說理財就是要開源節流,如果無法開源,至少要節流。別小看這邊省一點,那邊省一點,累積起來也是一筆錢啊,對普通小資家庭算是不無小補。
但如果過於走火入魔、斤斤計較就太過頭了。舉個例子,明明車子快沒油了,為了比價哪一間加油站的費率最低,一路開著車子看牌價,第二家比第一家低一點就見獵心喜,想著第三家會不會更便宜,結果開到第三家剛好車子沒油了,但是油價比第二家高。這時心裡就會有個聲音:「阿~ 早知道剛剛就在那間加油了。」
為了省一點點錢,凹菜市場攤販多送一點、多拿一點少算一點,第一、第二次或許還可能讓你殺價成功,但是第三次老闆看到你來都會怕,也不想做你的生意,因為已經被當作奧客了,這就真的是貪小便宜了。
然而,結婚前的女人還是個小姐,不用每天面對這麼多開銷、柴米油鹽醬醋茶,當然不會那麼現實阿。單身時所賺的錢她大可花在自己身上就好,但對媽媽來說,現實是維持生活的關鍵,如果不現實亂花錢、買貴森森的東西,不會節省,反而會給家裡帶來經濟上的災難呢!
所以說,如果家裡的媽媽、老婆斤斤計較用錢,她肯定是捨不得花在自己身上,都是用在家庭、小孩,請多愛惜她。她的付出和努力,需要被看在眼裡,需要被善加對待。偶爾帶他們去吃個飯、買買漂亮衣服、鞋子包包、看電影,她會很滿足的。
【婚姻兩性】女人一定要有錢 保持經濟獨立 才不會沒有自己的後路
【婚姻經營】結婚前,先談好這3點才不會欲哭無淚,度日如年(錢歸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