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經營】好好說話是家庭和諧的重要因素,父母能好好說話是孩子的福氣
好好說話是家庭和諧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婚姻中,有個會好好說話的伴侶非常重要。
試想如果一個家庭中,只要有一方講話總是高高在上,用一種鄙視、看不起對方的態度講話,怎麼有辦法忍受呢?或者,出問題了老是冷嘲熱諷,而不是一起想辦法解決,比如:「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這種人沒有體諒另一伴的心)」,這樣的另一半怎有辦法繼續一起生活下去呢?
延伸閱讀:女人結婚生子後,你還是你,配合家庭不代表要忍氣吞聲
延伸閱讀:提出不同意見的人就是和諧破壞者?其實你是最有勇氣改變的那一個
[quads id=2]
對於孩子,有對好好講話的父母是他的幸福。
同理,如果父母總是用貶低你,不曾鼓勵或是肯定你,不認同你,說話夾帶許多自己的脾氣及喜好,從未考慮過孩子的心情與自尊,這樣實在是太不幸了。
每個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怎麼教就是教不會,或是考差了就會冒出:「這麼簡單你也不會?你怎麼那麼笨、腦袋是裝什麼的?」「出去不要說是我的兒子、女兒。」
遇到一點不順他的心意的事就說:「當初要是沒生下你,我也不會這麼辛苦。」諸如此類的話聽在大人心裡也有十足的殺傷力,更何況是幼小的孩子呢?那得在孩子童年留下多大的陰影面積阿,也是一輩子的硬傷。孩子會越來越覺得是自己沒用,被催眠自己就是笨。
若我們願意拉長時間更客觀來探討,其實每個孩子發展的時間歷程都不同,他們只是需要時間,並不是永遠都學不會。
他只是比同齡孩子比較晚學會走路、叫爸爸媽媽,或是開竅。當孩子都還沒有學會就被貼上「笨」的標籤,孩子還會想努力嗎?遇到會努力的孩子,也是他自己不放棄,想爭一口氣,遇到自我放棄的孩子,很容易就一厥不振了。
延伸閱讀:爸爸媽媽感情和睦,是給孩子最棒的成長禮物
延伸閱讀:如何面對家人的貼標籤&情緒勒索?
[quads id=2]
對於父母,有會好好說話的孩子是他的福氣。
孩子不論在哪個階段都在學習父母,小的時候或許還不會反抗頂嘴,等到青少年時期的衝撞會變多,我想其實也是孩子在反噬,父母之前種下的因現在得自己承受罷了。我們可曾回想自己對孩子說過了哪些苛刻無情的話?孩子從小吸收這些負能量,長大後行為是否會走偏差,都是因著他的成長環境及家庭氣氛造就的。
你會說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比較貼心、懂事?那是因為父母用愛的澆灌養出來的孩子啊。那我們自己呢?我們又餵養了孩子什麼精神糧食呢?種瓜得瓜囉。
結語,身為人子女時,我們渴望父母給我們的關愛,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畢竟我們無法選擇我們的父母。當我們為人父母時,反思兒時回憶,我們會想用一樣的模式來教育小孩嗎?若不希望小孩也經歷自己的不幸,就從我們這一代慢慢改變吧!讓孩子和我們能有更好的溝通與親子關係。
[quads i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