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為什麼我教孩子,家裡的事不能隨便講出去

現在的孩子,會無意中洩漏很多家庭資訊,尤其是那種「他覺得只是聊天」,但我不想家裡的事被不想分享的人知道。尤其他們爸媽知道我們,但我們不熟,也認為沒必要讓別人知道。

孩子之間的互動其實很天真,但一旦大人之間的距離沒有拿捏好,那些無心的話就可能被過度解讀、傳播甚至誤用。

這個做法其實是在教孩子一種非常重要的東西:

👉 家裡的事,是有邊界的。
👉 分享之前,先想想對象、立場、後果。

這不只是保護爸媽,還在教孩子什麼叫做分寸、信任、責任感。

為什麼不要什麼都講出來?

  1. 公開資訊太多=潛在風險太多
     不管是你換車、出國旅行、買了什麼戰利品,這些「生活小事」一旦被有心人掌握,
     就可能變成「你什麼時候不在家」、「你家資產水平如何」、「你家安全狀況」的蛛絲馬跡。
  2. 有些人是默默看,沒互動但心裡有底帳
     尤其像是有粉絲團的人,還有社區可能有人在關注,越低調,越安全。
     你不知道誰在看你、記你、傳你。
  3. 孩子說出去的話,容易被誤解或過度放大
     小孩不會顧慮後果,只覺得「我媽說要去東京玩~」講得很天真,但有些家庭可能會心生比較、甚至傳出去。

所以後來我都跟小饅頭說,如果要請假出去玩,只要跟老師說家裡「有事就好」,不用宣傳到全班都知道你要去哪裡玩。我知道她藏不住那種要出國玩或是要去住飯店的興奮感,但別人可能會羨慕或忌妒,我們也不希望被以為生活好像過得很爽一樣。

尤其當你過的越來越好更要學會低調,避開小人的嫉妒心,是我這兩年來深切的心得。

延伸閱讀:

孩子,爸爸媽媽就是你的文化資產 善用資源可以幫助你更上一層樓

閱讀更多

現在的孩子,會無意中洩漏很多家庭資訊,尤其是那種「他覺得只是聊天」,但我不想家裡的事被不想分享的人知道。尤其他們爸媽知道我們,但我們不熟,也認為沒必要讓別人知道。

閱讀更多

我看過一篇文章,賈靜雯說不要跟孩子同學的媽媽走太近,大意是如果孩子之間有什麼爭執,會礙於跟對方的交情不好處理,你認為呢?

閱讀更多

「幫自己擋子彈,也幫孩子擋子彈,才知道什麼叫成為媽媽後的天堂路。」

閱讀更多

放手讓孩子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他才會成長

閱讀更多

一直很想帶小饅頭去參加親子路跑的活動,今年八月那時看到全統運動網有開粉紅豬小妹路跑,有彰化場我們好開心,因為大部分都是在台中,真的沒辦法那麼早從彰化趕去台中,所以就近報名鹿港的場次。

閱讀更多

你的孩子有時間觀念嗎?上學準時不遲到是基本素養

閱讀更多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