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職場都一樣,似乎提出不同意見的人就是和諧破壞者?問題是,看似和諧的表象,其實隱藏許多不合理的事,總是有人在忍耐、受委屈。而受委屈的人提出意見之後,竟然被那些既得利益者駁斥,他們希望繼續維持現狀,繼續享受著別人付出的成果卻從不願意改變,更不會去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合宜。我想說的是,其實你是最有勇氣改變的那一個。
在家庭當中,最常見的就是大男人主義以及非常傳統的家庭,他們想像中幸福的家庭是建立在女性,包括了媽媽、媳婦的諸多勞動,而男性作為既得利益者,總是豪不自知身在福中,但凡女性提出抱怨、抗議,就會用這些本來就是你身為太太應該做的來堵回去,讓你覺得似乎不這麼做就是自己的錯,是自己有問題。
延伸閱讀:【夫妻過招】什麼叫做你應該做的 沒有應該 只有一起分擔
延伸閱讀:女人結婚生子後,你還是你,配合家庭不代表要忍氣吞聲
在職場最常見的就是基層員工做著大多數工作,卻得不到相當的報酬,而某些居高位的肥貓,輕輕鬆鬆也不太用扛責任,有事就丟給下面的人做,享受著部屬們勞動的成果。假如這時基層員工提出加薪的要求,他們總會以這本就是你工作份內的事,做好這些只是剛好而已來對待。上位者若看不到勞動者的價值,自然會以此慣性來回應。
正所謂他們無法解決問題,就會先想辦法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殺雞儆猴,以免更多人效尤。久而久之就造就劣幣驅逐良幣的劣態。
倘若我們順著他的邏輯繼續想下去,很容易繼續舔著自己的傷口,自我療傷而越來越不敢替自己說話、爭取合理的待遇。甚至還會自我懷疑,我們真的不值得更好的待遇嗎?
曾經有那麼一句話「別待在讓你委屈的地方哭。」用在家庭或是職場都條條道路通羅馬。如果這個家庭讓你無法繼續忍受,可以考慮離開,若這份工作讓你無法忍受,也可以選擇另謀高就,拍拍屁股我不幹了行吧。只是任何選擇都有必須承擔的風險,單看個人能承受風險的程度多高而已。忍無可忍、氣到不行時,你敢不敢為了自己美好的未來勇敢賭一把呢?
延伸閱讀:女人一定要有錢 保持經濟獨立 才不會沒有自己的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