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一篇文章,賈靜雯說不要跟孩子同學的媽媽走太近,大意是如果孩子之間有什麼爭執,會礙於跟對方的交情不好處理,你認為呢?
我一開始有點困惑,後來想明白了認為她很有智慧,她的意思可以翻譯成一句人際潛規則:「保持禮貌的距離,是一種對彼此的保護。」
💡 為什麼不要跟孩子的同學家長走太近?
- 孩子之間的關係是變動的
今天玩得很好,明天吵架也是常有的事。
如果你跟對方媽媽很熟,可能會讓你在處理孩子的衝突時,陷入兩難 ——
太客氣怕委屈自己孩子,太直白又怕破壞大人之間的關係。 - 交情深了,情緒就進來了
大人會因為彼此的好感而「站立場」,
但孩子的事情本來就應該中立處理,不該被人情綁架。 - 家長之間太熟,容易捲入對方家庭瑣事或八卦
像我之前提到的案例 —— 一個媽媽把另一個「情同姐妹」的私事,當八卦講給你聽,這就很尷尬。
朋友的隱私,不是你認識別人八卦的談資!
這不是冷漠,是成熟、是清醒,是一個媽媽為了保護自己、保護孩子,主動拉開的距離。禮貌互動但不交涉得太深,她就是孩子同學的家長,不一定得當朋友,僅此一層關係就好,君子之交淡如水才是明智的。
只有非常少數同學的媽媽曾經約出來帶孩子去圖書館,才比較有交集,但凡我不曾主動約的都會保持安全距離,不輕易讓人進入你的交友圈,保護自己的能量。
我也不加入任何媽媽群組,因為覺得沒必要去看人家東家長西家短的,畢竟與我無關我也不想太多外在事物干擾自己的生活步調,徒增困擾,專注在自己的生活就好。
畢竟這也是一個小型社會,人要跟自己差不多的才交流的起來,如果差距太大,恐怕對方無法祝福你的好,反而會產生一種比較心理或是覺得被你打壓到。
大人的世界大多攀比的還是社經地位、財富、生活水平,過得好也要學會低調。過得好,更要低調,是一種成熟的智慧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