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孩子有時間觀念嗎?上學準時不遲到是基本素養
事情是這樣的,今天晚上老師傳達當天的注意事項,閱讀文字間我隱約可以察覺到老師的不愉快,心想老師平日是個脾氣非常好的人,怎麼突然說話語氣重了點?但字面是很委婉的。於是我問小饅頭:「你們班是不是有人常常遲到?因為老師有提到有人是慣性遲到。」小饅頭說有。
[quads id=1]
偶爾遲到都可以被原諒、體諒,因為人有時候會有一些狀況無法避免,Maybe是孩子本身、又或許是家長臨時有狀況,bla bla bla,但慣性遲到是怎麼一回事?
小孩自己愛拖拖拉拉是一個問題沒錯,但當家長的沒有盡到督導的責任,家長應該想辦法協助小孩改善問題,而不是放著讓他爛,造成老師的困擾。因為只要遲到,原本早自習自己該做的事就會被耽誤到,全班的進度也可能受影響。
父母大可要求孩子早點睡覺不賴床,睡前整理好書包和隔天要穿的衣服。但放任孩子遲到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代表他自己也不覺得遲到是一件不妥的事。
大家千萬別小看遲到這件事,習慣性遲到會讓孩子認為遲到不是一件嚴重的事,而且習慣後就會覺得稀鬆平常,沒有「羞恥心」以及「時間觀念」。
一般來說遲到的人都會帶著慌張和歉意進到教室,而慣性遲到的人些許是大喇喇地走進來,不會跟老師說明原因,也不會覺得一絲抱歉,甚至不會察覺自己做了一件困擾到別人的事了。
在學校老師是不能怎麼樣,然而這樣的習慣等孩子出社會、上班之後就會是一個大問題,社會會用社會的方式教他。要扣錢才會知道痛,每天扣一點小錢或許還好,但累積起來就是一筆不小的浪費。
沒有時間觀念,這樣的人在人際交往之間也很容易受到反彈。跟朋友約好的時間遲到、姍姍來遲還一副沒做錯事的樣子,都不知道自己浪費別人的時間和生命在等他。久而久之人家就不願意跟他來往了。
[quads id=1]
如果家長自己都不重視孩子這些偏差行為,那長大會變成什麼樣子之後由小見大,見微知著。老師又有什麼神力可以力挽狂瀾呢?孩子不是丟給老師管就好了,老師不是神,親師合作很重要,家長應該負起孩子在家裡一切行為的責任,否則就是失職的親職,別當不負教養責任的父母。
延伸閱讀:
[quads 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