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之情】阿公阿嬤對孫子總是百般寵愛,以前對我們這些兒女怎麼沒有這樣?或許當初教養孩子的壓力太大,沒辦法事事寵著孩子,等到有孫子了之後,會對孫子好一點,也是一點彌補吧。爺爺奶奶的角色就是寵孫,教養的責任在父母,所以印象中的爸媽都比較是黑臉的角色,對比之下就會覺得,爸媽~你們以前對我有這麼寵嗎?
我吃醋了,跟小饅頭吃我媽的醋。周末帶小饅頭回阿嬤家(我媽家),爬完山過去,阿嬤一直準備吃的深怕我們餓著,阿嬤煮的太美味了,加上有操到吃了比平常多。
飯後阿嬤連番上陣端上早上煮好久的粉圓湯,還剝好柚子放到碗裡給小饅頭吃。
就在此時,我羨慕極了,馬上跟小饅頭說:「哇~ 這是 #金孫才有的待遇,快吃。」「我小時候阿嬤都沒有剝給我吃過。」
轉頭問我弟尋求認同:「對吧?」結果我弟笑而不答。他說:「你們的戰場不要拉到我這來。」🤣 哇,算你高招。
媽媽聽到趕快剝一塊給我,說:「緊吃,不然又要說我都沒有剝給你們吃。」哈哈,我討寵愛得逞了😆
其實小時候呢,爸爸媽媽都在努力賺錢養我們四姐弟,身為大姐當然不敢開口去要什麼,一方面也是深知父母的辛苦,體諒他們。但出社會後,我發現會吵的孩子有糖吃,用在家裡也是,我生小饅頭之後,跟爸媽講話就比較坦白,因為我也是個獨立思考大人了。
所以跟爸媽凹一下什麼,他們要給我什麼,我也很阿莎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點頭謝謝收下,完全沒有在推託客氣的 (推來推去不好看啦!)
很多時候,我認為有講有機會,沒有講出來別人怎麼知道你的需求呢?包括職場、家庭、感情都一樣。只要你敢開口要,成功機率就有一半,至於成功與否就看對方囉。即使當了爸媽之後,也是很需要被關愛的,回家雖然是陪伴父母,聊聊近況,彼此關心,也是我們感受被照顧的時候❤
小時候的感受不敢講,現在要機會教育一下爸媽,坦白說出身為兒女的感受,讓爸媽知道他的寶貝兒女是怎麼想的,一方面療癒童年缺少的那一塊,也拉近與父母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