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上小班前半年,家長可以提早訓練孩子什麼能力呢?

這陣子大家看完幼稚園了嗎?家裡的寶貝今年下半年也即將上幼稚園小班,在幫她物色幼稚園之前,海蒂常常會在生活中跟她心理建設。

「你今年就要上學囉,會有老師、同學,大家一起玩、一起學新東西。」秉持著打預防針的概念,建構出一個虛擬的架構,先讓她熟悉這些字眼。真正帶她去參觀幼稚園,我跟他說:「哥哥姐姐在這邊上學,你也想來玩嗎?」她說想,這就成功一半了。

其實在就讀小班的前一年,也就是孩子滿兩歲的時候就可以常跟他們說這些事,在日常生活中訓練之後融入團體生活必備的能力。生活常規的要求更是必須的,平常在家就有規矩、守秩序,去到學校才不會適應不良。

1. 自己穿鞋子

我看每個班級外面都有一個櫃子,每一位小朋友有專屬的格子,上面貼著他們的名字,是讓他們放書包和外套的。還有一個地方是專門放鞋子、換室內拖鞋的。

2. 自己吃飯

在我們家,小饅頭她從一歲就是自己坐在餐椅上吃飯的,後來她想跟我們同桌吃飯,我們就讓她坐過來沙發,一家人圍著茶几吃飯。

為了減少吃飯的干擾,我會先把電視關掉,以免她吃到一半分心。自己動手吃,否則老師每個都要餵,哪有時間輪到我們呢?對吧!

3. 戒尿布

幼稚園負責人跟我說,他們只有幼幼班有在包尿布,小班開始是沒有人在包尿布的哦,提醒我現在就要開始訓練孩子戒掉尿布。

其實我自己也有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打算等天氣回暖一點再開始訓練小饅頭。

園方會教小朋友怎麼自己摺外套,我覺得很棒,許多基本能力他們也都會教。但這不代表家長就不用自己教生活常規,而把這些責任外包給老師和學校。學校的用意是家長能和老師配合,這樣貫徹教養才比較有成效。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