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經營】每個人都會累,都會不想努力了,只想躺平,但…
近年流行一句話「阿姨,我不想努力了。」為什麼呢?聽起來其實是在反諷社會經濟結構,現在的年輕人薪水不高,物價卻比父輩那一代高上許多倍。光是從便當和手搖飲的價格就可看出端倪。所以年輕人認為再怎麼努力都買不了房子,不敢結婚、不敢生小孩,乾脆放棄躺平算了,才會想找有錢的阿姨。
然而想躺平也要有能躺平的資格,家裡有家業、資產嗎?如果有,你的起跑點已經贏了一大半的人,就算你不努力,似乎也沒影響,因為只要等著接班、繼承家裡的財產就夠你吃上一輩子。像這樣的條件才有資格躺平阿!
我想問各位有看出什麼隱憂嗎?這猶如溫水煮青蛙,倘若家產在自己這一輩就花光,試問你的小孩怎麼辦?資源都在你這一代就揮霍光了,也沒有留下什麼給小孩,只能說小孩很可憐,這就是為什麼「富不過三代」如此為人詬病。因為有一代人選擇不努力,下一代就會非常辛苦。千萬別享受著上一代努力成果,卻無法給自己孩子任何經濟上的幫助,這樣真的很悲哀,小孩也會怨懟你。
我們大部分人家裡都沒什麼家業,只能靠自己努力。有時候先生也會跟我說:「覺得每天這樣早出晚歸忙忙忙的生活好辛苦、好累阿,很想躺平。」其實我也想,但我們真的沒有資格躺平!年輕人沒錢不是錯,如果到中老年還沒錢就會很淒涼,成為下流老人
延伸閱讀:養家一年要花多少錢? 一邊還房貸怎麼存到錢? 掌握資金動向 讓你多存30%存款
試想等我們五六十歲時,想做什麼都比較有限了,反觀現在二十、三十、四十幾歲,正是最有衝勁,最有體力和打拼的資本,真的不要浪費了。把握職場最精華的這二十年,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讓自己累積職場專業,三十幾歲在職場上已經逐漸成形穩定,也有了一點經驗,到了四十幾歲又可以發揮經驗和專業。
正因為我們沒有家業財產可以繼承,才會做長遠的規劃,從年輕時就開始著手存退休金。幸福不是你養我,而是我們一起從零到有
時間是年輕人最大的資本,只要你願意開始,逐年累積,都會有一些成果的。若是投入適當的投資工具,任何可以打敗定存利率和通膨,以年化報酬率5%、7%的工具來說,資產累積也只是指日可待。重點不是一夕暴富,而是穩健的收入。理財觀分享 延遲享樂 打造被動收入 用股利來犒賞自己更開心
若光是應付生活開銷就疲於奔命,手邊可支配資金寥寥無幾,就要想辦法提高本業收入或是開源,這樣才能加速資產累積的速度阿!最後想跟大家分享,快速存下第一桶金,我的存錢小撇步,給自己設定目標,有意義的存錢
[quads 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