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文化似乎就是期許男人負起經濟重擔,女人打理好家庭。家庭分工合作看似沒什麼問題,但是套用在現代已經不太ok了…
現代女性也能賺錢,不一定就願意在家相夫教子,當賢妻良母也非人生首選志願,所以現在更多是雙薪家庭。
婚前很多人用經濟條件挑另一半,開的條件不外乎月薪、年薪要多少才要跟他結婚,但是… 這樣的人自己似乎完全沒想要出一分力,只是要來享受別人努力的成果。
常在抱怨公社或是靠北版上看到,女方不收聘金但是要求男方要有房子才要嫁,要求未來公婆幫忙出頭期款是應該的,還有要求婚禮的費用、蜜月費用都要男方出。
我的媽呀!這女的是爸寶、媽寶嗎?哪的年代的觀念了!請問她付出了什麼?先別說男人媽寶,很多女人也還停留在要人照顧不能自立的階段,網路上說這叫公主病。甚至不知人間疾苦、不食人間煙火,這樣的對象你敢跟他走一輩子嗎?
確實女性在婚姻中處於比較弱勢,所以需要多一點保障。阿嬤那個年代的人才會說結婚對象有房子有保障,但問題是,房子不是妳的啊?是人家婚前買的,跟你毫無關係。如果離婚了被趕出去還不是沒地方住。
如果要求男人出全部的錢,這樣的女人被要求家務全包似乎也只是剛好,不是嗎?但事實上這樣的人結婚後很容易會仗著自己如何如何來凹另一半。
不是說男女平等,怎麼講到結婚都變男人出錢?嘴裡喊著男女平等,但腦子裡還是很傳統,這樣不是倒頭走退路嗎?婚後誰出多少錢、誰做了多少家務,無法用一個量化來衡量。怎麼論公平?
結婚不是找個另一半一起生活就好了,也不是在找長期飯票,更多時候是需要並肩作戰、一起打拼的,這種情誼才能歷久彌堅,更珍惜另一半的付出。如果一開始對方就要求東、要求西卻不付出,那也只好長痛不如短痛,忍痛放生。
婚姻裡沒有公平,也很難講究公平,只有互相。女性付出青春,男性難道就沒有? 婚姻裡AA制才叫公平? 賺較多的人多出一點不是傻子,是因為愛。家務事一起分擔、一起繳房貸、孩子的開銷,有個共同目標一起努力,會讓家變得更好。
女性無法自立,依附在婚姻裡是非常沒有安全感的,沒有人能保證結婚就是一輩子,那張紙隨時也可以失效。把安全感建立在別人身上是很不穩妥的,沒有經濟能力,終究還是矮人家一截,夫妻平平有賺錢,才能平起平坐,女性能夠自給自足,也比較容易受到尊重。養的活自己才有資格談平等。
更多想跟你聊的
【親子天下專欄】愛情與麵包從來都不是二選一,而是你的麵包要多大塊的問題!
【親子天下專欄】幸福快樂的日子不會自己到來,當靠兩人努力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