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圖書館閒逛的時候,這本書名《就算不能與大家和睦相處,也沒關係》一眼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就像一見鍾情的人一樣,我馬上伸手拾起這本書。
人際關係是人生中如此重要的一環,但如果為了人際的問題,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去做從眾但不是自己喜歡的事,搞得自己很內耗、糾結,甚至越來越不喜歡自己,簡直得不償失!
我挑書要不要借回家的準則是,書名有沒有打中我,再來封底引言、目錄大綱。這本書從書名到封底的一些引言都好像在對我說話,其他的關鍵字句更是深深打中我的心!摘要幾個非常有感的重點跟大家分享。
[quads id=1]
#只有犧牲自己才能維持的關係,既不平等也沒有意義。
試著減輕毫無意義的人際關係的重量吧!讓自己在最為舒服的關係型態「適當的」移動。保持適當的距離,慢慢增加親密感。既不會失去一個人的時間和空間,同時也不會錯失珍貴的人。
將自己的心放在首位,把感到負擔的關係到出來、清空、保持距離。
#人力不能為之的就是人心。
與其把心思花在別人身上,不如先來照顧好自己。面對不能隨心所欲的事情,那就順著自己的心意好了。
#比起成為大家都認可的好人,我更想做一個,即使只滿足自己也足夠優秀的人。
接受不予任何人和睦相處的自己,是為了與自己更好的相處。
一直以來、多數時間我都是個獨來獨往的獨行俠,親近的朋友一隻手指數的完,最常聊天交心的朋友更是寥寥無幾,大部分朋友都是點頭之交,沒有太深做的互動與了解。我也不是個會主動呼朋引伴的人。大學時期起,我有寫部落格的習慣,我的幾個同學、好友會從我的部落格紀錄了解我。
曾經幾個比較少交集的同學當面告訴我,覺得我的生活過得好多采多姿,非常羨慕我很會安排大學生活。其實我只是了解自己的個性,不從眾,也有明確的目標想做什麼,就一個人去做,所以生活中的所有事都是經過我的選擇的,減少瓜分自己的時間去做不是那麼想做的事。
畢竟我不喜歡去融入讓我感到不自在的圈子,還要迎合別人的喜好、遷就大家的時間、甚至去做我根本就沒有想做的事。相較之下,我認為自己想做的事更重要,若我如果不把握時間去做這些事,我會覺得後悔。所以大家看到的就是我的活動、工作排得滿滿的。
如果你問我,我不會感到寂寞嗎?我認為,在一群人當中還覺得自己寂寞反而更淒涼!時間有限,與其從眾,我會更想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即便是一個人也要去!那麼多事想做,怎麼有空寂寞呢?
所以大學時代,我一個人去參加熱舞社、去圖書館打工、接下社團社長,雖然看似跟大家接觸的時間不多,但大四那年我還被選為班代,我也覺得很妙,或許大家覺得我是個靠得住的人,做事很負責任,才會把票投給我吧。
[quads id=1]
我喜歡這樣嗎?是的,我喜歡這樣的獨處方式,但這不代表我就無法與他人合作,需要跟其他同學分組報告時,我也能適應期中,完成team work。若要我在團隊工作跟獨立工作挑一個,我肯定是偏好靠自己完成的工作,畢竟交給其他人的工作掌握度就不是自己可控的了!各種難以預料的狀況,都是考驗。
Anyway,選擇適合自己個性的處事方式、交友方式,讓自己的心覺得舒服才事最重要的,別人的comments並不是那麼重要,是自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不是他們。
延伸閱讀:
[quads id=1]